摘要:坐著辦公時,確保眼睛與電腦屏幕中心在一條水平線上,膝蓋略低于臀部,手臂有扶手支撐(能為頸椎、肩部分擔一些)。無論坐還是站,提醒自己,別讓肩膀往前垮,要與髖關節在一個垂直面上,耳朵則位于肩膀正上方。

頸椎不好,脖子酸痛,大約10%的成年人都會有,不過其中99%都不會影響到神經,更不會導致癱瘓,大多數2-3周會自行恢復。雖然沒必要大動干戈,但發作起來是很要命的。

很多人只要一脖子酸痛,就會去拍個片子去看一下自己的脖子到底怎么了?但是,真的99%的脖子酸痛,根本沒必要拍片!

為什么99%都沒必要拍片?

頸椎不好,脖子酸痛,反復發作,寢食難安。去醫院拍個片,頸椎都反弓了,嚇得半死。其實只有1%會出現四肢痛麻,可能與神經受壓有關,而99%都只是頸椎局部的問題,一般不需要拍片。

1.正常人去拍片,81%有問題

日本學者從1993年開始,對497例正常人持續進行了超過20年的研究[1-2],開始時平均年齡35歲,結果顯示81%的人磁共振上有頸椎間盤退變或突出。而研究人員跟蹤20多年后的數據顯示,頸椎的曲線與是否會發展成頸椎病沒有明顯的相關性。

左圖為頸椎正常的曲線,存在向前彎曲的弧線,右圖為異常曲線,弧線凸向后方,稱為頸椎反弓。

由此可見,很多正常人的片子都不正常。而對于頸椎疼痛的人,片子上即使發現異常,應該在之前很久就已經存在了,兩者之間并不一定有因果關系。也就是說,片子上的頸椎變直、反弓,以及椎間盤突出、骨質增生,并不一定是頸部疼痛、頸椎病的原因。

2.拍不拍片,治療都一樣

如果酸痛不適只是局限在頸肩部,一般影響到神經的可能性就很小。治療方法都差不多,以保守治療為主,大多數2-3周可緩解。

如上圖,人體神經分布斑馬圖,每一根神經分管一個區域(色塊)。頸椎病,神經如果被壓迫,相應的區域就會出現疼痛、麻木,邊界會比較清楚。就像某個房間的線路出問題,只會影響這一個房間的電燈。所以如果只是頸肩部模模糊糊,不清不楚的痛,基本與神經性的疼痛就沒啥關系了。

3.這6招解決99%的脖子酸痛

1)拋棄錯誤的習慣性姿勢

長時間維持某個不恰當的姿勢,是頸部疼痛最主要的罪魁禍首。

多起身倒水喝,多上廁所

這樣你就不會一直坐那兒幾小時不動。無論坐在屏幕前,還是打麻將用縫紉機,總讓頸椎持續固定在某個特定的姿勢,尤其是低頭位,把它整出毛病,那是遲早的事。一般建議每隔一小時,就起來走動一下。

淘汰不合適的辦公座椅

座位高度很重要,有扶手可以幫助頸肩部分擔手臂重量。站立辦公也不錯。

坐著辦公時,確保眼睛與電腦屏幕中心在一條水平線上,膝蓋略低于臀部,手臂有扶手支撐(能為頸椎、肩部分擔一些)。無論坐還是站,提醒自己,別讓肩膀往前垮,要與髖關節在一個垂直面上,耳朵則位于肩膀正上方。

挑個好枕頭

挑選好枕頭兩大關鍵因素:頸部支撐、睡得舒服。

枕頭枕頭,其實主要不是用來枕頭的,而是要對頸部提供支撐,讓頭部和頸部在一條直線,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。當然枕頭必須要舒適,有好的睡眠。

盡量少用單肩包,尤其是大重量的,如果經常背重包,雙肩比單肩好。

2)用點止痛藥

止痛藥并不是治標不治本,非甾體類抗炎藥等,對于康復活動甚至睡眠改善都是有幫助的。如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片、塞來昔布膠囊任選一個,用3-5天,還是比較安全的。

3)熱敷

熱水泡澡、淋浴、熱毛巾、熱水袋、紅外線燈都可以,15分鐘一次,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和僵硬。做完熱敷接著在做下面的康復訓練最合適。

4)康復訓練

如果疼痛可以耐受,就可以開始下面的康復訓練。平時也可以作為頸部保健運動來練習。

屈伸:頭部后仰到最大幅度,停頓5秒;然后前屈,下巴貼住前胸,停頓5秒。

旋轉:慢慢將頭轉向左側,可用指尖在下巴施壓,保持5秒;然后轉向右側重復同樣的動作。

旋轉:慢慢將頭轉向左側,可用指尖在下巴施壓,保持5秒;然后轉向右側重復同樣的動作。

繞肩:坐直或站直,肩胛骨依次向后、上、前、下四個方面活動到最大幅度后,均停頓5秒。

頸部屈伸、旋轉、傾斜,以及繞肩,訓練頸肩部肌肉力量及靈活度,均以10個為一組,每次4組,一天兩次。

5)戒煙

吸煙者,頸肩部疼痛不僅發作更頻繁,而且藥物等各種治療措施的效果都會更差,因此強烈推薦早日戒煙。

6)有氧運動

很多研究都證實,有氧運動,如游泳、跑步,對于頸部疼痛,尤其是慢性疼痛,有很好的緩解和預防作用。

4.哪些情況要拍片?

如果出現以下幾種少見的情況,可能就不是簡單的頸部疼痛,需要盡快去醫院做進一步拍片檢查

(1)年齡大于50歲,在頸部疼痛的基礎之上,又有新發的癥狀

(2)伴有發熱、寒戰,以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

(3)持續6周以上,且頸部疼痛較重

(4)懷疑有神經受損,且癥狀加重

(5)之前被診斷為惡性腫瘤者

5.X線片、CT、核磁共振都有什么用?

通常普通的X線片對于了解頸椎全貌,掌握整體的情況很有幫助,對于需要拍片的患者,X線是很多醫生的首選;CT主要看骨骼的情況,所以外傷檢查有沒有骨折,腫瘤有沒有骨轉移,做CT是最合適的;核磁共振(MRI)對于神經、椎間盤、韌帶等看得比較清楚,所以懷疑神經有問題時,一般考慮做核磁共振。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70歲以上的老人骨折了怎么辦?按摩外陵穴位的作用要想肝臟好,中醫提示:做好這4點,肝臟從此“乾淨”了(代謝和排毒)妻子瞞著丈夫打胎後,能起訴離婚并要賠償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60dtpk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